“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对铁路和火车特别感兴趣。”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轨道交通1924班的学生张竞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张竞元于2019年进入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学习,参与了学校的“3+4”贯通培养项目,并即将在明年进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高职和本科阶段的深造。在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像张竞元一样,毕业后继续深造,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常态。而随着职普融通、中本贯通和高本融通的发展,通过职业院校上本科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多,“读职业院校不能上大学”的偏见也被逐步打破。打通“中职-本科”求学路,贯通培养受欢迎,张竞元的求学路,从幼时的兴趣开始。从小对火车和铁路感兴趣的他,在初中时和同学一起了解到了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于是2019年中考结束后,他顺利来到这所以轨道交通为王牌的中职学校,继续自己的兴趣求学。“我参加的是学校的‘3+4’贯通培养项目,就是三年中职、两年高职和两年本科。”张竞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明年就要结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进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高职和本科阶段的求学。“在学校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技能比赛,在书本之外练习技能,也为我以后进入轨道交通行业做准备。”在张竞元的规划中,从事一份与铁路相关的工作,既是他从小的兴趣,也即将成为现实。而张竞元也是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学生的缩影之一,因兴趣而起,通过书本和实践学习专业知识是他们的日常;通过贯通培养项目,完成从中职生到本科生的进阶,是他们不同的求学路。学校从今年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培养,学生的三年中职学习和两年高职学习都在我们学校完成。”据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吕轮超介绍,除“3+4”贯通培养项目外,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还在今年开始了五年一贯制培养。“学校选择的试点专业都是轨道交通和供电类的优势专业,这是其他院校甚至是高职院校都不可替代的专业,具备特殊性和人才培养的一贯性。并且学校还会和北京市铁路局、北京地铁等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这样的一贯制培养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所以今年我们的计划一经发布就招满了。”
据了解,为实现对职教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近些年来,北京市也推出多类贯通培养项目,打造职业院校学生向上升学的通道。以2021年北京市中招计划为例,2021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2.77万人,其中就包含贯通培养项目、“3+2”中高职衔接项目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项目(五年一贯制),这部分学生可在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教育。贴合企业用人需要,职教人才培养重心上移“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集中在轨道交通领域,包括了在城市轨道交通下的车辆驾驶、车辆运维、轨道供电,以及在普通铁路(大铁)下的车辆检修和铁路司机培训等等。”吕轮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目前学校专业设置的相关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是一所面向北京地区学生的中职院校,目前设有轨道交通技术类、供用电技术类、智慧城市技术类三个专业群。“从行业需求角度来看,我们目前培养人才的速度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吕轮超表示,“但目前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是大专学历起步,作为一所中职院校,我们的学生无法直接进入到就业市场,所以目前,学校主要向高一级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输送生源。”基于市场存在的人才缺口,和北京职业类人才培养重心上移的新趋势,类似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这样的中职院校,在近年来转变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习后,还有机会进一步深造。而为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地位,12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但在学士学位授权、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强化职业教育育人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意见》特别强调,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在证书效用方面具有等同价值,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由此,《意见》的发布将全面提升社会对职教人才的认可力度。立足高精尖动态调整专业在打通人才向上升学的通道外,作为一所轨道交通类的专业院校,如何依产业变化而动成为发展关键。由此,在新能源、自动驾驶发展提速的背景下,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也在适时调整固有专业。“2021年学校新增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技术、城市轨道信号专业五年一贯制专科试点和‘5+2’贯通培养。”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轨道交通技术专业科科长王建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了解,这两个专业主要围绕自动驾驶以及与自动驾驶配套的列车运行与控制领域,集中培养职教领域的高端人才,发展先进技术。“新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之后,我们学校也在主动应变。”据吕轮超透露,去年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新增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今年又申报了光伏发电专业,正逐渐向新能源领域拓展。“我们的目标是将供电专业改造为新能源系,让新能源系丰富供电专业群的专业结构。”“另外今年学校也加强了校企合作,和中国航天人才服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就是供电专业,将来要为航天领域培养智慧配电人才。航天专业技术发展很快,对供配电技术技能方面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吕轮超指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注重学校和企业端的双赢。从企业端出发,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让企业参与到院校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甚至企业能够直接派驻技术人员到学校来任教,培养一线人才。而在学校维度,校企合作能够让校内老师掌握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从我们学校的发展方向来看,智能化和智慧化是校企合作的未来趋势。”吕轮超谈道。